首页 >  WEB3专题 >  正文
再建60万站:今年5G如何绽放?
发布日期:2022-01-10

移动通信已经诞生50年,与3G、4G相比,5G无论是从网络的建设、用户的发展,都远远超过了以往的各代技术,从来没有哪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像5G这样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适度超前政策的引领下,我国也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规模的5G基础设施,截至2021年11月份,已建成5G基站139.6万个,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7%的县城城区和40%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在全球占比超70%,也是全球规模最大且技术最前进的5G独立组网网络。

再建60万站:今年5G如何绽放?

面对2022年信息通信建设,日前工信部也明确了任务分工以及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预计到2022年底,我国5G基站将超过200万个,5G的终端连接数将达到6亿,并且, 随着5G应用正在覆盖产业诸多领域,5G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潜能也在不断释放。

可以预见,2022年5G的建网基站数仍将以60万站为起点,以5G为代表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也将从更深层面助力我国发展迈向新阶段。面向2022,5G又将如何走?

标准冻结后的应用“疾走”

2020年12月,3GPP决定5G最新演进版本R17冻结时间进一步推迟半年,即2022年6月完成版本协议代码冻结。

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全球的标准工程师只能通过邮件和电话会议的线上方式进行5G演进版本的制定工作。缺少了面对面的高效沟通,又加上时差等因素,标准制定的效率明显降低。

而为了保证5G技术可以持续演进不断提升竞争力,同时提振全球产业信心,3GPP在2020年年初确定了保证5G第一个演进版本R16如期交付的目标,并将全部资源投入到了R16版本的开发之中,从而进一步延误了本应2020年年初就启动的R17制定工作。

目前,5G技术标准已经发布了R15和R16两个版本,面向ITU提出的5G能力三角(eMBB、URLLC、mMTC)已经稳固地构建完成,而R17标准除了对R15、R16特定技术进行进一步增强外,其主要目标是将大连接低功耗海量机器类通信作为5G场景的增强方向,其涵盖多天线技术增强,高精度定位,覆盖增强,极高频段通信,小数据包传输,组播广播,终端节能,双链接增强,最小化路测,多卡操作等通用技术的增强。

由此可见,R17版本的推出将更充分的利用5G频谱资源,赋能更多全新服务,届时5G行业赋能的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凸显,5G产业规模将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聚焦我国,近年来,5G产业规模受5G基站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的影响而持续走高。202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印发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更是为5G应用推广指明了方向,可以预见,2022年,5G产业发展将更加面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5G技术融合、产业融合、数据融合、标准融合将不断加快,5G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将不断涌现,在更多的领域,更深的范围实现多点开花。

场景需求下的精准覆盖

当前,5G的演进正在改变社会,加速经济发展,为垂直领域创造新的机会,改善全球生活。无论是To C还是To B市场,5G虽然只是提供了一个最基础的连接,但却扮演着数字化转型的坚实底座,因此,5G唯有不断充实网络能力满足行业需求,深化5G与行业融合,才能推动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升级。

《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曾提出到2023年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将超过18个的目标,按现有人口基数测算,到2023年全国至少需新建124万个基站,由此判断,2022年5G基站建设仍会是我国5G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而与此前两年5G覆盖初期的“大干快上”不同,2022年5G网络的建设重点也将毫米波与700MHz在两大频率得到细分,前者可以有效的针对特殊场景的网络需求给予支撑,后者则是能以低廉的成本快速实现5G网络的大范围覆盖。

频谱资源是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5G频谱分为FR1和FR2,FR1的频率范围是450MHz到6GHz,也叫Sub-6G(低于6 GHz);FR2的频率范围是24GHz到52GHz,这段频谱的电磁波波长大部分都是毫米级别的,因此也叫毫米波。

与FR1相比,毫米波的优点是超大带宽,频谱干净,干扰较小,作为5G后续的扩展频率,其中,5G高达20Gbps的峰值速率也是基于FR2的超大带宽。

GSMA曾指出,尽管毫米波的距离较短,设备成本较高,但是凭借高吞吐量和高容量,运营商可以通过毫米波实现有针对性的、具有成本效益的5G网络部署。

而对于700Mhz组网建设,不同于城市的5G频段,乡镇采用700MHz组网,可使用较少的基站数量达到信号全覆盖,单站最远覆盖距离达3公里,连片覆盖优化后下行速率超200Mbps,上行速率超100Mbps。同时,乡镇5G网络通过700MHz网络与2.6GHz网络双频混合组网,在覆盖与容量上互补,将为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通信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5G新业务(VR/AR、车联网、自动驾驶等)对网络体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超高流量密度、超高数据连接密度和广覆盖,导致现有5G网络容量不够、覆盖不足等问题,仅依靠5G宏基站,已无法实现有效覆盖和充分使用。

相比之下,5G小基站具备精准补充覆盖的优势,也是最有效的频率重用扩容方式,5G网络对小基站的需求日愈迫切,需要通过大规模部署小基站,采取“宏小结合”的方式解决5G网络覆盖和容量扩展等一系列问题,5G小基站将在5G密集异构网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作为带动5G产业发展的一股新兴力量,5G专网具有信息安全性高、网络专有性强、传输可靠性好的特点,很好地弥补了传统专网带宽低、时延长、安全性相对较差的弊端,2022年,各地对5G专网建设的热情将会日益高涨,5G专网体量将逐渐增大。

布局5.5G:打造高质量未来网络

蜂窝移动通信技每十年演进一代,每次演进都伴随着频谱带宽的跨越式增长。2010年国际电联定义了5G需要满足3个目标,即eMBB、mMTC、URLLC,5G虽已商用两年有余,但是5G目前主要满足了eMBB的场景诉求,未来十年,5G技术将不断演进,逐步迈向“5.5G”。

据了解,5.5G需要在频谱重构、上行增强、全场景物联、通感融合、L4自动驾驶网络、绿色低碳等6个方向上持续创新,达成能力提升,构建网络新能力。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节能已成为5G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5G产业绿色发展主要侧重在5G基站节能降耗和5G应用能源效率提升两个方面,现阶段5G基站节能降耗是5G产业绿色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与此同时,中国正着重开展对载波聚合与多连接技术增强、网络节能技术、移动性与覆盖性能增强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以提升5G系统部署灵活性和效率。

5.5G是产业愿景,也是对5G场景的增强和扩展。而为了实现5.5G产业愿景,5G在网络能力上需要持续增强,包括上下行体验速率、高精度定位和联接密度等能力,同时为了满足更多样、更复杂的场景需求,网络还需要增加感知等新能力。

产业构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可以预见,2022年将是全面启动5.5G产业构建的一年。完善的5G网络部署将加速推动一批成熟的、有商业价值的应用解决方案落地,而这些高价值的解决方案也将通过需求的持续深化不断优化5G网络建设,共同促进5G网络向上发展。